当前位置:首页 > 亚洲通_亚洲通官网¥娱乐网址 > 明城墙 > 申遗研究
徽州城墙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吴名新都,晋名新安,唐名歙州,至宋始名徽州。历史上徽州府下辖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徽州境内土地跷脊,不利农耕,居民除制墨种茶外,多远出经商,遍布各地,世有“徽帮”“无徽不成镇”之说。民国元年(1912),撤销徽州府。1949 年婺源划入江西,1988 年,撤销徽州地区,成立黄山市,而将绩溪与太平县交换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古徽州城,东半抱山西半处平麓,在此筑以为城,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今练江)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因以为池,山溪之险天造地设。而徽州府下辖歙县为附郭之县,也少有地在明中晚期建造了城墙与城门,即现在行政区划改后的歙县所拥有的城墙分为州城与县城两部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依水据山,府县双城格局。
明弘治徽州府治城垣图(引自《弘治十五年徽州府志》)
01?历史沿革
徽州城墙是修筑在明清徽州府和歙县外围的以军事防御、界线划定、抗洪防灾等功能为主的大型构筑物,是“中国明清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清时期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代表性城墙之一。
徽州城墙由徽州府城城墙和歙县县城城墙共同构成,具有“府县双城”特点,平面布局形似一较扁的“8”字,分别代表了明清时期的府城和县城的城市建制。
府城城墙的营建可以追溯到隋义宁(617—618)中,其后相延为州、郡、路、府治所在。元至正十七年(1357),原有城墙基础上加筑府城。明清时期多次对城墙进行补筑和修葺,其整体布局也是在这一时期基本确定。
依附于徽州府城的歙县县城城墙修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1555—1556),县城城墙紧贴府城。
整体形制与规模于公元16世纪中期正式形成并沿用至今,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徽州府在城市防御体系与城内空间结构上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02?城墙现状
徽州城墙在明清时期总长约7000米,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城墙防御功能逐渐消失,城墙与近现代城市发展产生了冲突。经过现代城市发展改造,部分墙体受到破坏(受破坏城墙段保存有遗址),但仍完整保存了墙体约2000多米。除城墙墙体外,还包括城门5座、瓮城1座。
徽州城墙保存情况示意图
古城范围全景图
03?价值与意义
徽州城墙依山水形势而建,注重城市格局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城墙与城门布局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风水堪舆系统和儒家文化理念,凝聚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才智。
徽州城墙建造活动自汉末起至今一脉相连,是研究徽州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线索,是研究“徽文化”的重要标本。其府县双城的城市格局形制特殊, 是中国建城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明清城墙中为极其罕见的案例。
文章素材来自于孙璨、周晨禾:《徽州城墙考略》,《中国城墙(第四辑)》及相关资料